| 退出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作者:顾昭明 发布时间:2019.09.18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摘  要]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引导和促进立德树人落实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体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规律,反映人民期盼。要着力在社会、家庭和学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关键词]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内在逻辑

机制,是指各要素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引导和促进立德树人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有其内在逻辑。

立德树人是我们党的育人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各种场合多次论述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实现育人初心面临诸多问题。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和颠覆破坏活动,从来没有停止与我国进行争夺青少年的斗争。目前,我国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职业教育同质化、单一化;高等教育重知识、轻创新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依然存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出现“断档”“脱节”现象;立德树人的科学评价体系还没有真正确立,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

解决上述问题要有落实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着眼长远,抓住根本,推出落实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许多重大的、带有根本性的教育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论述。从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再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提出“九个坚持”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穿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要求在着力解决问题中完善新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抓住了立德树人的“牛鼻子”,必将把立德树人推上一个新台阶。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根本方向

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坚持的根本方向如下。

要体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使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既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体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坚持。

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的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教育不仅重要,更有规律。教育规律主要反映社会发展与教育、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和教育教学自身的内在要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的素质的关系,体现教育体制、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的关系,体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体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的关系,体现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的关系,体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关系等。符合教育规律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科学问题,必须始终把握。

要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教育承载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众期盼通过更好的教育,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紧扣“更好教育”背后的本质,帮助孩子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要坚持以美育人,弘扬劳动精神,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反映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导向问题,必须始终坚守。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在全社会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在全社会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要在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其成为立德树人的丰厚资源。要建立并完善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及配置的政策体系,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运动场、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设施建设力度,免费向学生开放。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在家庭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抓好家庭文明建设的领导责任,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示范,给孩子做榜样,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帮助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在学校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抓住关键,着力在四个方面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第一,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高校应把握好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高校要抓住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突破方向,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第二,完善教材建设与选用机制。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托。教材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完善教材建设与选用机制,要创新教材编写、推广、使用方式,集中骨干力量,统筹优势资源,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要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目录制度,推动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导向有问题、水平不高的教材不能使用,政治把关不严的教材要一票否决,简单贴政治标签的教材也不能使用。

第三,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坚持“八个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所有课堂都有立德树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立德树人,关键在教师。高校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严格的制度规定和日常教育督导结合起来,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在全党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本文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顾昭明,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原载2019年第15/16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